这支为于拉捏利所执教的南特俱乐部附近的乡村球会,正在复制奎维利俱乐部在6年前创下的壮举,并期待更进一步。2012年法国杯,同样是来自法丙的奎维利也闯进了决赛,但输给了当时在法甲如日中天的班霸球队里昂。虽然在晋级的道路上没有遇上一支来自顶级联赛的队伍,但对于这个人口不足两万的小地方来说,能诞生一支闯进法国杯决赛的球队简直是奇迹。要知道,法国杯决赛可是代表法国足球最高水准的舞台之一,而在下个月,全队身价只有200万欧元的莱塞比耶很可能会在那里碰上全队身价高达5亿4千万欧元的法甲班霸,巴黎圣日耳曼。
在VAR判罚了莱塞比耶锁定胜局的进球有效之后,全场观众都沸腾了。他们可能做梦都想不到,这支自己家乡的球队,这支前几年还混迹于第四级别联赛的球队,这支虽然自己支持了这么多年,但从未对成绩有任何期待的球队,在今天,将他们带到了法国杯之前,带到了这个国家最强的俱乐部身前。
看到看台上喜极而泣的老球迷,似乎突然明白了作为一名球迷的真谛。真球迷永远不用拿着自己队的出色战绩去和其他人炫耀什么,他们只是为了一份信仰和一种情怀去支持一支球队。所以球队只要给球迷带来一丝惊喜,球迷们就会感到莫大的幸福。
国内杯赛,正是这些小球会创造奇迹,回馈球迷的最好渠道。但在欧洲联赛作为爆冷温床,让各级别俱乐部都有机会与国内最高水准球会较量的国内杯赛,而在国内却只是作为中超豪强打进亚冠的一个渠道。
像莱塞比耶这样的励志故事,在我们的足协杯中几乎就没有出现过。至少在中超成立以来,就没有非顶级联赛球队打进过足协杯决赛。这并不是因为中超联赛球队的统治力有多强,而是很多低级别联赛的俱乐部根本没有认真对待这项赛事。
本赛季在中甲球队全面介入的足协杯第三轮较量中,16支中甲球队只有4支为自己赢得了与中超球队交手的机会。为什么中乙球队会集体爆冷呢?其实这也算不上是爆冷,因为几乎所有参赛的中甲球队都没想赢。
大部分主力球员都没有随队出征,在场上的球员几乎都是连轮换阵容都进不去的选手,比中乙球队短一截的参赛选手名单就很好的体现出了中甲俱乐部对待足协杯的态度。他们让展现中国足球最高水平的杯赛活生生的变成了走过场。
俱乐部当然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毕竟万一赢球回到主场,又平白无故的多了一场比赛,又要给体育场出多一份租金,还让自己多出一堆工作,报备、组织、管理等等,而且在主场球迷面前还没有办法像在客场一样理直气壮的打酱油。
反正也没心思好好打,随便派十来个预备队的去趟客场,输了回来,就算完成任务了。所以不仅是志在冲超的球队,就连无欲无求的中甲中游球队,也不会正视足协杯一眼,这样的情况在中超保级队中同样存在。
人感到欣慰的是,中乙球队面对足协杯的态度比起中甲队来说那是相当的端正。球员非常希望能在高级别球队面前展现自己的实力,而俱乐部也希望能尽量与中超球队交手,增加自己品牌的曝光度。无奈球队硬实力的不足和足协杯从四分之一决赛就变成主客两回合的赛制让中乙球队想进一步爆冷变得相当困难。
不过这些球队感肆无忌惮的在足协杯中选择应付了事,也缺不了球迷的默许和支持。很多中甲球迷对于自己的球队在足协杯的出局都表示理解,甚至巴不得他们尽快输掉。因为这是一种“战略性放弃”。在中甲的俱乐部当然是要把所有精力放在冲超大业上,哪还能让主力球员去拼足协杯,反正也拿不到冠军。似乎对这部分球迷来说,他们支持球队的理由只有成绩,一旦球队陷入低谷,他们就连主场比赛也懒得去支持。
球队长期在中乙也不离不弃的陕西球迷令人敬佩,但国内更多的俱乐部还是无法摆脱只能用成绩来吸引球迷的残酷现实。像莱塞比耶这样的壮举似乎永远无法在足协杯中上演,这何尝不是国内畸形足球坏境的又一个缩影呢?